360直播

规院读书会丨2024年第一期

2024-01-23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EPC项目管理手册及实践》

分享人:杨海兵

项目合同管理的目的是规范项目部合同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因合同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降低合同签订及履约风险。EPC总承包合同管控中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管理不到位,导致合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EPC总承包合同的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项目管理者对于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EPC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拥有许多的未知性,而且随意变更合同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在很多时候,往往是业主同承包商之间口头上的协议,并未签订相应的纸质合同,等到工程在竣工之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

(二)承包商与业务对于合同管控的认识不足

业务和承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将项目做好,为了这一个共同的目的,两方会逐渐走到一起。但是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双方往往会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在制定与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是一种敌对模式,也无法抱着合作的态度去开展相应的工作。

(三)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文字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进而致使合同难以正常的履行。其次就是合同的内容比较模糊,价款是每一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付款以及付多少的款?是相关人员应该考虑到的主要问题,但是基于对工程量的不熟悉,设计图纸同现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出现合同款项和最后的结果差距比较大。

《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

分享人:曹昌鹏

对于《政策指引》出台的背景,进入“留改拆”模式后,目前增量扩张模式的城市更新陷入了困局。社会效益好、改造难度小的项目逐步消化,原有政策红利逐步减弱,面临规划难统筹、资金难筹措、收益分配难协调、历史遗留难处理等问题,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寻求转向、探索新模式。

《政策指引》内容全面、针对性强、系统性强,既有对市场执行层面痛点的回应,也前瞻性提出了未来城市更新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导向。这一指引完善了城市更新在规划管控和土地利用方面的支撑保障,强化土地要素与城市更新规划管理联动。针对此前存在较多政策诉求的土地复合利用、容积率核定、建筑规模统筹、技术标准等方面,此次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支持举措,为各地相关管理部门构建与城市更新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和管理标准,提高审批效能提供了依据。

此次政策针对土地复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土地用途界定、土地使用年限确定、土地价款计收等重要事项进一步进行了细化,确保可落地,特别是土地用途和年限的政策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业务。此次政策还针对税费计收、地价计收、确权登记等方面完善城市更新支撑保障。

《政策指引》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项目,以及老旧住宅成套化改造等项目,新增建筑规模可不受规划容积率指标的制约;为满足安全、环保、无障碍标准等要求,对于增设必要的楼梯、电梯、公共走廊、无障碍设施、风道、外墙保温等附属设施以及景观休息设施等情形,其新增建筑量可不计入规划容积率。

置身事内

分享人:周新雄

地方政府不仅扮演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也承担着经济发展的任务。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权集中到了中央,地方政府需要其他方式增加手头的可支配的财政资源用来投资建设发展经济。由于这类投融资公司有政府的隐形担保,不断为融资平台注入各类资产,所以很容易获得高额的授信,获得巨额的贷款融资。这类投融资公司大多主营的业务都是典型的“土地金融”,经济增速一旦放缓,地价下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累积的债务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可能压垮融资平台甚至地方政府。这类投融资平台主要做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一些长周期低回报的业务,所以这些公司一般收入太少,就算是只还利息也要靠政府补贴。2017年,除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和安徽等六省市外,其他省份的融资平台公司的平均收入,若扣除政府补贴,都无法覆盖债务利息支出。但政府补贴的前提是政府有钱,这些钱主要来自和土地开发有关的各种收入。一旦经济遇冷,地价下跌,政府也背不起这沉重的债务。4月12日,贵州发展研究中心发了一篇名为《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引起了各大媒体强烈反应。截止到2022年12月份,贵州省的地方显性债务达到12470亿元,其中省本级2035亿元,省以下10435亿元。

地方政府要扮演的角色太多,导致不管财政收入多寡,大多省份的债务都在飞速扩张,这些债务问题不是简单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也不是简单修改政府预算框架问题,而是涉及政府角色的根本性问题。

以上内容部分摘抄自原文。

编辑:邵红芳

一审:胡 青

二审:刘珈利


关键词:

城乡规划,建筑工程,测绘,风景园林设计